主办单位:乐山市乡村振兴局 地址: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东路199号 电话:0833-2446503
网站标识码:5111000042
蜀ICP备2020028441号-2
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
7月23日至29日,由乐山市乡村振兴局主办的“东西部协作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”在绍兴市委党校举行,56名来自市级部门、各县(市、区)从事东西部协作工作的业务骨干和“百万强村”培育计划试点村党支部书记参加集中培训。
强化理论学习筑牢实践之基
理论是行动的先导。围绕学习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、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等主题,科学设计课程,精心安排师资,切实让学员开眼界、学经验、谋发展。
绍兴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、博士罗振军为学员们讲授专题课《农业农村现代化与绍兴乡村振兴》,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逻辑、实施必要性和绍兴实践三个方面深度解读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的迭代升级。按照各村资源文化禀赋特点,因地制宜打造区位优势型、文化艺术型、资源禀赋型、特色产业型、民族特色型的“乡村振兴先行村”,其运营模式、借鉴意义让人大开眼界。
如何盘活农村资源资产,加快形成资源要素城乡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,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副主任吕永江讲授的《绍兴市“闲置农房激活计划”实践与思考》无异于醍醐灌顶。“四大模式”(房地结合模式、村户联合模式、品牌连锁模式、区域联动模式)、“五大招法”(借景生情法、借才兴业法、借艺聚人法、借物抒情法、借食引客法)、“十大业态”(农家乐、乡村民宿、旅游目的地、运动健身项目、文化创意中心、养生养老基地、乡村博物馆、来料加工项目、电商物流基地、乡村旅馆)系统呈现了绍兴市实施“闲置农房激活计划”的举措经验,让学员们茅塞顿开。
绍兴市委党校“枫桥经验”研究中心副教授、博士尹华广讲授的《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》,让学员们详细了解了“枫桥经验”的发展历程、绍兴市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实践以及“枫桥经验”历久弥新的原因,深切感受到“枫桥经验”是群众路线的具体运用,其中的农村产业党小组、党员网格化管理、党员亮分制度等做法让人耳目一新。
为发展壮大“强村公司”,特邀绍兴文理学院法学专业副教授、博士屠世超讲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》,深入浅出的讲解配以案例分析,让学员们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、股权转让、公司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、公司合并、分立、增资、减资等法律知识,在公司经营、项目建设、运营管理等方面用法治思维谋事干事。
强化调查研究拨开实践迷雾
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。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,借这次培训机会,学员们深入柯桥区、诸暨市、新昌县8个点位开展现场调研,实地学习绍兴市乡村振兴典型案例,着力探寻破解乐山乡村振兴实践难题的良策。
新昌县金山村,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和政协委员“助力共富”行动,联系6名政协委员到村投资兴业、8名政协委员担任村发展顾问,积极挖掘归乡人、新乡人和原乡人“三乡人”力量,引进建设天姥金叶·金山数字园、“茗香小薯”育苗示范基地、露营基地等共富基地,吸引社会资本近5000万元,努力让“美丽风景”变“美丽经济”,从“一无所有”到“应有尽有”。成立全县第一个村级强村公司——金三兴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大力发展“一花一衣一薯”产业经济,打造具有高辩识度的“金山三宝”,带领村庄走好共富路。
毗邻金山村的后岱山村,依靠党员人才共育、产业发展共兴、特色品牌共创、为民服务共推、基层治理共管,从远近闻名的落后村逆袭为“明星村”,2次被《人民日报》报道。
王化村位于柯桥区南部山区,共有777户2234人,常住人口不足900人,且70%以上都是老年人。村内50%的农房长期或季节性闲置,是典型的“老龄村”“空心村”。该村以闲置农房激活改革为突破口,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将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流转给村集体,按每间每年1000—3000元的价格进行收储,统一打包流转给第三方公司实行专业化运营。组建村级强村公司——绍兴柯桥区王化金秋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引入绍兴金秋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,发展“金秋家园·长塘头”“金秋年华”等项目,打造“金秋民宿”“金秋食堂”等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品牌,吸引社会资本2000余万元,首批32幢85个房间122张床位的康养民宿已投入运营。
作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代表的新昌县梅渚村,凭借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采用“村+国企(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)”运营模式,建成文旅项目10个,落地业态12个,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万元。
无独有偶。在柯桥区柯岩街道,区旅发集团、叶家堰和三佳居村联合成立绍兴市柯桥区“鉴湖里”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,设立专业运营团队,对重点文旅项目实施分层分片精准服务,实现了国企运营模式下美丽村庄的“美丽变现”。
诸暨市杜黄新村,引入第三方公司整村运营,村集体以耕地、林地、山水、闲置农房等资源入股,运营公司引入“躺鹿”牧场露营基地、御风马术俱乐部、直播带货、研学等业态,每年保底支付村集体20万元,多余盈利则对半分成。2022年,杜黄新村总收入650万元,其中经营性收入达230万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.8万元。
强化学思践悟提升实践能力
学思践悟,细照笃行。3天现场教学、4堂专题课,看、听、记、问,拷课件、加微信、个别交流、小组研讨,4篇小组总结报告,56篇个人学习心得,学员们正将所得所悟转化为实践的方法与路径。
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何依芮表示,“千万工程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。20年来,浙江省委、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,久久为功,推进“千万工程”。从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到“千村精品、万村美丽”,再到“千村未来、万村共富”,持续迭代升级,“千万工程”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、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,为乐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样板和借鉴模式。
市中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胡竞文认为,此次培训收获满满,既有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讲座,又有基层一线的实践操作方法,还有市场经营主体的经验分享。绍兴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特别是“强村公司”发展先进经验值得乐山深入学习。我们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市场、会经营、善管理、有情怀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,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。
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张星富感叹道,此次培训受益匪浅,尤其是金山村的发展模式、金山速度、金山力度、金山温度让人激情澎湃。作为村支部书记,将把学到的先进经验,转化为落地见效的务实举措,努力成为一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行家里手。